一、硅基负极材料?
硅基负极的原材料主要由硅材料和石墨构成。
硅在常温下与锂合金化,理论比容量高达4200mAh/g,是目前石墨类负极材料的十倍以上。
二、硅基负极循环的原理?
将温度提高到50℃,增加了短路电池中锂对
使用SiO2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需要预处理步骤来诱导电化学活性。SiO2和锂之间的部分可逆电化学还原反应被假定认为产生了硅,硅随后可以与锂发生可逆反应,提供比石墨材料更高的稳定容量。
SiO2的电化学还原速率。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恒电位放电方法,在2 mV下进行一个20h的恒电位放电步骤,在50℃下将容量增加到500 mAh g-1,而在25℃下的增加可以忽略不计。在此,可以直接测量整个过程的电流响应。通过监测通过外部电路的电流,可以记录电子转移的数量和还原的速度。
三、硅基负极优缺点?
优点,首先,单位容量高,数据显示,采用硅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电池,理论容量可以达到 4200mAh / g,相比之下,目前主流的锂电池单位容量则为 365mAh / g,两者差距在 10 倍以上。
用“电池容量 = 单位能量密度 × 体积 / 质量”的公式简单推导,意味着硅基电池的能量密度也可以达到石墨负极材料的 10 倍以上。
其次,也是经济和环境方面的优势,硅材料在地球的矿物储量中极为丰富,而且本身对环境更为友好。
最后,石墨负极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因为锂电镀过程而形成枝晶,从而可能穿透隔膜引起短路等安全问题,这也是影响锂电池充电速度的重要因素,而硅元素则可以抑制枝晶的生长,从而在充电速度上形成优势。
缺点,首先,充电膨胀问题,数据显示,硅嵌锂形成硅锂合金化合物的过程中,体积膨胀可以达到 300%-400%,远远高于石墨负极材料电池。
这种特性有 2 个隐患:硅负极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会导致硅材料和导电剂脱离,导电性降低,结果是电池容量快速衰减,降低循环寿命;
巨大的膨胀变化会使电极膜变大开裂,最终使活性材料从集流体上脱落,导致电池内阻增加,发热量加大,带来严重的电池安全问题。
四、硅基负极材料概念?
负极指电源中电位(电势)较低的一端。在原电池中,是指起氧化作用的电极,电池反应中写在左边。从物理角度来看,是电路中电子流出的一极。而负极材料,则是指电池中构成负极的原料,目前常见的负极材料有碳负极材料、锡基负极材料、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负极材料、合金类负极材料和纳米级负极材料。
五、硅基负极对石墨的影响?
硅负极材料理论比容量达到4200mAh/g以上,远高于石墨类负极(372mAh/g),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有力竞争者。但是硅负极存在天然的缺陷,锂嵌入到Si的晶胞内,会导致Si材料发生严重的膨胀,体积膨胀达到300%,造成正极材料膨胀、粉化,造成容量迅速下降,为了克服硅负极的这些缺点,科学家将两种材料结合在一起,利用石墨克服硅负极的缺点。虽然硅最初是要取代石墨负极,但是最后两种材料却走到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硅碳复合根据硅的分布方式主要分为包覆型、嵌入型和分子接触型,而根据形态则分为颗粒型和薄膜型,根据硅碳种类的多少分为硅碳二元复合与硅碳多元复合。
六、硅负极与硅氧负极的区别?
不一定一样,硅负极分碳硅负极和硅氧负极两种吧,不过貌似前者的理论克容量更高一点
七、硅基负极材料需要石墨化吗?
需要石墨化。利用不同形态的碳基材料来对硅元素进行复合做改性处理,使其构成均匀的导电网络结构,形成导电性好、附着性好、化学稳定性高的硅基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是以碳作为分散基体,硅作为活性物质的新型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需要石墨化及单质硅、纳米硅颗粒等硅基材料,中游为硅碳负极材料制造,下游为终端锂电池的应用。
八、硅氧负极和硅碳负极的区别?
材料不同
硅氧负极,是在电池负极增加了纳米级硅氧化合物,让硅颗粒不易被裂粉化,带来理论上10倍于传统石墨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存储能力,同时还具备极高的充电效率。
硅碳负极由于硅是半导体结构材料,为了提供锂离子在硅电极材料中的扩散速度,就需要提高硅材料的导电性能。
九、硅碳负极与硅氧负极的区别?
硅碳负极和硅氧负极是两种常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硅碳负极:硅碳复合材料具有高容量、高功率、低成本和环保等特点。硅作为这种复合材料的主体材料具有高容量,碳则可以提高传导率和减少膨胀,防止电极结构破裂。硅碳复合材料的缺点是容易发生体积膨胀,导致电极结构破裂,缩短电池寿命。
硅氧负极:硅氧复合材料是将硅和氧化物复合在一起的材料。硅氧复合材料具有高容量和高稳定性等特点。相比之下,硅氧负极材料的结构更加稳定,不容易发生体积膨胀,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但其成本较高。
总之,两种材料各有优缺点,应根据电池使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
十、纳米硅负极材料的前景?
纳米硅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实现能量密度达到或超过300 瓦时/公斤的关键。,硅基负极材料因其较高的理论比容量(高温4200mA·h/g,室温3580mA·h/g)、低的脱锂电位(<0.5V)、环境友好、储量丰富、成本较低等优势而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