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电线网

中性点不接地零序电压产生的原因?

023电线网 0

一、中性点不接地零序电压产生的原因?

1、当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又称大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短路时,将出现很大的零序电流。

2、在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系统(经高阻抗接地系统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当发生单相接地时,也会产生零序电压。

零序电压的大小取决于接地的程度,是金属接地,非金属接地,还是接地电阻了。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配电所或变电站中的后台监控软件中一般被用做故障信号来处理,其在正常情况下值为零,如果出现故障,电脑会自动报警

二、为什么中性点不接地装设零序电压保护?故障点处零序电压最高?零序电流超前零序电压?三个问题,谢谢?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又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非常小,一般的保护装置是感应不到的,故也不设置零序电流保护,但零序电压会有明显变化,装设零序电压保护就是来反映单相接地故障或PT自身熔断器故障的。

单相接地时,零序电压等于故障相电压,但方向相反。零序电压是通过矢量和计算出来的,不存在那块高或那块低的问题,倒是零序电流是故障点最高。

如果发生单相接地故障,零序电流会超前正常故障相电压90°,故障时,零序电压刚好跟故障相反响,以此推,应是零序电流滞后零序电压90°。

三、中性点零序电压互感器原理?

零序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复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在线路与电气设备正常的情况下,各相电流的矢量和等于零,因此,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无信号输出,执行元件不动作。

当发生接地故障时的各相电流的矢量和不为零,故障电流使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环形铁芯中产生。

四、零序就是中性点接地吗?

当电路发生单相接地时,三相电路不平衡。

当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时,变压器中性点电流互感器就检测到一个电流,这个电流就是回路的零序电流。

当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时,变压器中性点电压互感器,就检测到一个电压,这个电压称为零序电压。

所以零序是由于电路发生单相接地时产生的,只是通过变压器中性点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检测到电路发生的单相接地,并不是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五、变压器中性点零序与间隙零序区别?

对于变压器而言,零序电流保护与间隙电流保护安装位置一样,都安装在主变的中性点,零序电流保护出口跳闸或发信(一般选择跳闸),间隙保护只是作用在间隙上的电压超过间隙击穿电压时才动作,将中性点直接接地,无法直接跳闸。

有时将两者合并使用:将零序CT安装在间隙接地线上

六、中性点零序保护的使用规定?

这个是没有规定的,主要看你系统的电容电流来定,还有二次设备接入的额定电流。

二次设备是5A的,那么零序CT二次侧就肯定得选5A。

我认为50/5或50/1的基本就够用了,有些系统甚至更小。

变比的选择

1 变比

额定一次电流与额定二次电流之比

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应用一般都选用较小变比,常用的如:50/5;75/5;100/5;150/5;200/5;20/1;50/1;100/1;150/1;200/1,因为只有发生一次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互感器才有输出.人们不会让接地电流很大时才使保护动作。(不用考虑躲过负荷电流)可是由于一次绕组是电力电缆,仅有一匝,这样,50/5;10/1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额定匝数,仅10匝,所以50/5、10/1的零序电流互感器负荷特性较差,实际负载阻抗和零序电流互感器的容量不一致时将会出现较大的误差,而且在低于额定电流时误差也会加大,所以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先用大一些的变化。

2 已有保护整定值时变比选择

已有保护定值,变比就很容易选择了。

如定值是一次电流80A时保护动作,可靠国标选100/5或100/1。

3 电阻接地系统变比的选择

电阻接地系统地点电流由两个分量组成,一个是电容电流,另一个是中性点电阻电流,两者相差90°。故障回路的零序电流等于接地点电流与本线路接地电容电流向量差,即等于所有非故障线路接地电容电流与电阻电流向量和的负值。

如:电阻接地系统(IR=1-1.5IC)

IC 阻值 IR 故障I合

6KV 10-50 20-200 20-80 25-200

10KV 30-60 20-150 40-100 50-160

建议零序电流互感器变比选用:50/1;100/1;150/1;200/1;100/5;200/5。

4 中性点不接地和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用零序电流互感器变比的选择。

这种系统接地电流较大时,或保护最小启动电流较小时,可选用大一些变化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如50/1;100/1;100/5;150/5及以上。可是有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一般不允许接地电流超过10A,所以一般10A以下保护就要动作。消弧线圈接地系统由于电感电流和电容电流的中和后,一般也不会有超过10A的接地电流(一般都是过补偿,实际接地电流已是电感电流),由于使用了综合保护,就要求有整定值(不用综合保护的有时用高灵敏度零序电流互感器,和与其配套的继电器,见1),一般定值≤10A,如整定值一次电流为5A,可考虑100/5A或20/1A,一次电流5A时,二次电流0.25A,一般已超过综合保护的启动电流。如综合保护最小启动电流>0.25A也只好选用75/5;50/5;15/1;10/1的变化,这些变化的零序电流互感器最好选用整体式的,否则精度要差一些。

5 大电流接地系统变比的选择

中性点接地系统单相接地就是单相短路。变比可以选大一些,如:150/5:150/1以上变比,不要太小,否则躲不过不平衡电流。注意零线(N)不要穿过CT。

6 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额定电流的选择

国标规定有1A、2A、5A。考虑到零序电流互感器一般都是小变比,所以尽量选用1A的,来提高带负载能力。但是有些综合保护设定1A或5A时是用菜单选择,这时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额定电流就是服从主CT二次额定电流值。

七、中性点不接地 零序电流特点?

零序电流和负序电流其实只是人为虚拟的产物。对于一个三相不平衡(不对称)系统(电压或电流),为了分析和计算方便,人为的将这个三相不对称系统分解成“正序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这种方法称为“对称分量法”。

1、负序分量(电压或电流)的特点是:三相大小相同,相差120度,相序和正序相反。

2、零序分量(电压或电流)的特点是:三相大小相同,三相相位相同。

结论:对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忽略分布电容电流的情况下,系统发生任何故障都没有零序电流,只有正序和负序电流。(在考虑分布电容电流的情况下,电容电流就是零序电流的性质)

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相间短路不存在零序分量,只有接地故障才出现零序分量。

PT开口三角显示的是三相零序电压之和,即3Uo。

零序CT显示的是三相零序电流之和,即3Io。

八、零序电压,零序电流.负序电压.负序电流?

正常电流(理想情况):只有正序电流 单相接地短路:故障相正序、负序、零序电流相等 两相短路:故障点零序电流为零,正序和负序电流互为相反数 两相短路接地:故障点正序、负序、零序电流均有 三相对称短路:只有正序 三相对称接地短路:有正序和零序 三相不对称短路:有正序和负序 三相不对称接地短路:有正序负序和零序 一相断线:断口电流有正序、负序和零序 两相断线:断口上各序电流相等

九、中性点直接接地单相故障时零序电压与非直接接地的零序电压有何区别?

中心点不接地系统中,如果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没有零序电流流过故障点,只有供电系统的电容电流流过故障点,电流超前于电压90°。

只有在中心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故障,才会有零序电流流过。

十、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零序保护的零序电流?

1、中性1点直接接地电网发生接地时零序分量的特点:

1)故障点的零序电压最高,系统中距离故障点越远处的零序电压越低。

2)零序电流的分布,主要决定于送电线路的零序阻抗和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零序阻抗,而与电源的数目及位置无关。

3)对于发生故障的线路,两端零序功率的方向与正序功率的方向相反,由线路流向母线。

4)任一保护安装处的零序电压与零序电流之间的关系,与被保护线路的零序阻抗及故障点的位置无关,保护安装处的零序电压实际上是该点到零序网络中性点之间零序阻抗上的电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