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电线网

选择电压表时,其内阻远大于被测负载的电阻为好?

023电线网 0

一、选择电压表时,其内阻远大于被测负载的电阻为好?

这主要看两个方面,第一,你选择的是内接法还是外接法。第二,被测量的负载电阻与电压表内阻的大小差别。

如果被测量的负载电阻比电压表的电阻小很多,如20Ω和5000Ω,这时,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可以忽略,这时,采用外接法,且电压表的电阻越大,误差越小。

反之,如果被测量的负载电阻比电压表的大,如2000Ω和500Ω,这时,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不可以忽略,要采用内接法,且电压表的电阻小些,误差小。

老师说的是定值电阻的测量呵!

二、分压电路负载电阻为什么远大于?

因为负载电阻与分压电阻是并联的关系,只有负载电阻远大于分压电阻,二者并联对分压比的影响才可以忽略不计。

选择功率表的量程就是选择功率表中的电流量程和电压量程。使用时应使功率表中的电流量程不小于负载电流,电压量程不低于负载电压,而不能仅从功率量程来考虑。

三、负载电阻与电阻的关系?

负载电阻是大型电源设备,医疗设备,电力仪器设备等产品在使用中常需要对一些产生的多余功率进行吸收的电阻。

负载电阻与电阻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区别一:负载电阻是大学教学中的概念,电阻是高中教学中的概念,因此负载电阻只是电阻中的一个分类。

区别二:指代的部位不同,负载电阻是指电路、电气末端元件或部件.电阻可以是电路、电气的任意地方。

负载电阻在生产过程中,主题要考虑的是产品的无感性能和散热性能。无感性能如上所述,散热性能则是由于放电,吸收功率会导致电阻本身产生大量热量,从而温度迅速升高。

所以材质上要保证产品的散热性能良好,外壳上最好采用耐热的材料和金属材质,这样通过散热片等产品,可以让热量迅速流向外界。同时,工艺要求也非常严格。

四、感性负载的电阻?

感性负载是指带有电感参数的负载。确切讲,应该是负载电流滞后负载电压一个相位差特性的为感性负载,如变压器,电动机等。另外一种是指有些设备在消耗有功功率时还会消耗无功功率,并且有线圈负载的电路,叫感性负载。

很显然,感性负载电阻一般为10欧姆。

五、负载电阻的符号?

R,物理学中的符号,代指电阻器,或是作为物理量,表示电阻值,即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电阻器(Resistor)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称为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两个引脚,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理想的电阻器是线性的,即通过电阻器的瞬时电流与外加瞬时电压成正比。用于分压的可变电阻器。

六、选择电压表时其内阻()被测负载的电阻为好?

测量电压时,电压表要与被测对象并联,为了不歪曲被测电路的原始状态,在选择电压表时,其内阻要远远大于被测负载的电阻为好。

七、为什么有的变频器负载需要加制动电阻?

需要加制动电阻的变频器是:大容量变频器。早期7.5KW以上的就不带制动电阻,现在有的型号18.5KW还带制动电阻;小容量变频器自带制动电阻,但是负载惯性大,要外配制动电阻。

没有快速停车要求的机械,不配制动电阻,设置自由停车;要求在一定时间内停车、且惯性不大的机械,变频器内部配的制动电阻能实现,不配制动电阻;大容量、大转动惯性的机械,要根据实际需要配制动电阻。

八、电感负载与电阻负载区别?

电感性负载一般都是电机类负载,电阻性负载大多是电热类负载。

九、感性负载的等效电阻?

阻抗公式:Z= R+j ( XL–XC)。

阻抗Z= R+j ( XL –XC) 。其中R为电阻,XL为感抗,XC为容抗。如果( XL–XC) > 0,称为“感性负载”;反之,如果( XL –XC) < 0称为“容性负载”。电感的感抗、电容的容抗三种类型的复物,复合后统称“阻抗”,写成数学公式。

交变电路中 (高中阶段)不计温度影响。

电阻 , R=ρL/S 不随交流电的频率变化。

电感 , 感抗 XL=2πfL 随交流电的频率增加,感抗增大。

电容 , 容抗 XC=1/2πfL 随交流电的频率增加,容抗减小。

在电阻、电感、电容并联电路中,

1/R总=1/R+1/XL+1/XC。

十、负载电阻的正确方法?

首先计算电源内阻:R=120/12=10欧姆,

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负载从电源获得的最大功率。

如果将R=240Ω的负载电阻接入电源,回路总电阻为250Ω

电源电动势为120V,回路电流=电压/电阻,为0.48A,

外接电阻消耗功率W=R*I^2,55.296瓦

电源内阻消耗功率W=r*I^2,2.304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