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进庙桥的来历?
在武进南乡有一条古街,宋代古名剥鼻里,后名永宁里,明代时易名庙桥。庙桥街东西走向,街道仅有十几间屋门面,街路也仅一丈余宽,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称之为街。而奇怪的是这一条小之又小的小街,不但有节场,而且节场的历史在武进最久,规模最大,每年还要演十几本节场戏,第一本上演的戏目,又必定是《关公单刀赴会》。这一奇怪现象,出于北宋末期怡穆将军的传说故事。
怡穆将军,其实不是真正的将军,这是民间对他的尊称。宋代时,州一级行政长官为知州,监察长官为通判,军事武官为钤辖。钤辖手下有若干名班头,怡穆将军即任班头之职。
德祐元年(1275)元军统帅伯颜20万大军,一路攻城拔寨,其中一路下金陵(今南京),取京口(今镇江),直逼常州。就在生灵涂炭、万民遭殃的关键时刻,常州知州赵与鉴,在半夜里把金银财宝装上马车,带着家眷,趁着夜色,偷偷摸摸出东门,首先弃城而逃。
通判王虎臣、钤辖戴之泰,两个怕死鬼。他们得知赵与鉴逃走的消息,慌了手脚慌了神,,为了保命保官位,准备向元军献城投降。
怡穆生性耿直,忠勇仁义,素以关羽关云长为楷模。他武艺高强,擅使大刀,人称“穆大刀”。他得知既是上司,又是同乡的戴之泰准备降元时,极力劝说,阻止他降敌。他对戴之泰说:“大人,北蛮元人,天狼星转世,他们灭绝人性,滥杀无辜。你身为大宋朝廷命官,应当率部抵抗才是。”
戴之泰训斥道:“混帐!我手下区区千名兵丁,怎抵得住数万大军,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之道。”
怡穆抗辩:“死为忠义,上对得起朝廷,下对得起黎民。若从长计议,也应赶快组织城内数万民众撤退,以免遭侵城元军的杀戮。现在你既不议战,又不议撤,反而开议献城降敌,必将遗臭万年!万望大人三思。”
戴之泰闻言大怒:“我岂由你左右!念你跟随我多年,降则随我,不降则远走。若再多言,休怪我不念同乡之情。”
“天要落雨娘要嫁人”。事已至此,怡穆也没有办法,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带领手下一队兵卒,连夜沿街叫门,动员民众赶快从东门撤退:“官府已把你们出卖放弃,各自逃命去吧!”
天亮了,这一天是三月十四日。
常州最高长官,通判王虎臣和钤辖戴之泰,双双捧印跪于西门之外,向元军献城投降。元军骑兵首先入城,铁骑在城中横冲直撞,他们奸淫、掳掠、抢劫、烧杀,无恶不作,龙城一片血腥。
当时,怡穆正带领数千民众,撤退至东门外10余里处,一支元军见有大批人群,气势汹汹杀奔而来。怡穆大喝一声:“有我穆大刀在此,休得猖狂!”然后跃马挥刀,迎击来敌。只见大刀挥处,蛮兵纷纷落马,他在敌阵中来回厮杀,左冲右突,杀敌无数。但是寡不敌众,被元军团团围困,最后身负重伤,不幸殉国。元军见他是一位头领,于是砍下了他的头颅,回去邀功领赏,并把他的尸体抛入旁边的永安河中,地点就在今天的“四河口”。
躲藏在河边芦苇丛中的民众,目睹了这一切,无不痛心。他们待元军离开之后,沿河一路寻找怡穆的尸体。两天以后的三月十六,终于在永安河的剥鼻里一段,发现了怡穆,打捞上来。剥鼻里有一位木匠,取来家中珍藏的一段檀香木,精雕细琢成怡穆的头颅,与尸体合为一身。有一位乡绅献出自己的寿材,将怡穆入殓之后,安葬在永安河旁。民众们捐款为他建庙,初拟额为“忠佑庙”,因担心元军知道后前来毁庙,所以额为“永宁土地庙”,尊怡穆将军为土地神。地名易为永宁。
后来,每年的三月十四至十六的三天,武进民众都到土地庙来,上香祭奠怡穆的亡灵。元朝衙门当时有规定,不准民众举行集合。为了不引起官府的怀疑,大家装扮成跑江湖的三教九流、做生意的摊贩货郎、算命起科拆八字的阴阳先生,更多的是借口购买家具家什、日用杂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久而久之,演变成了节场。
二、一桥一庙由来?
崎下桥
一座古桥和一间寺庙,赋予了一个古村落神秘的色彩。在漳州市龙文区步文镇一个叫山头顶社的村子旁,有一座始建于元代的石桥——崎下桥。崎下桥长50多米,宽2.4米,原有五个桥洞。“九十九夸”内河就从洞口蜿蜒而过。崎下桥的桥面都选用6米长、60公分宽、70公分厚的花岗岩石材四条并列铺设。桥墩采用40至50公分的条石,整齐坚固。建筑结构方式与闻名遐迩的江东桥异曲同工。
崎下桥在古时候是通往省城、京都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桥的北端至今还保存着一条古驿道。古时,往来的小船舶可从这里通向龙海的月港,直至厦门的出海口。
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崎下桥,至今巍然屹立于杂草丛生的一隅,一切世俗的纷杂仿佛与它无关。如今,在它的前上方,一道宽阔的水泥大道横亘南北,来来往往的车辆急驰而去,湮没了数百年来若隐若现的滴滴答答的马蹄声和文人墨客的吟颂。
觉皇寺
而相距崎下桥仅数百米的觉皇寺,寺内祀奉的“龙裤祖师”则来头更大。觉皇寺原来叫做觉皇院。据说古时候,漳州有“一寺二院三庵”的说法,“觉皇院”就是“二院”的其中之一。可见它在当时的名气及地位。
原来的觉皇院是第一代住持“龙裤祖师”建造于明朝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至今已400年有余。龙裤祖师俗名郭世杰,又号“樵云上人”,为东乡霞州(现为龙海角美一带)人士,于明朝天启年间出生在一个贫困人家,从小受戒。后来到了山头顶社,建造了觉皇院。
“龙裤祖师”这个称号的由来,起源于一个有趣的典故。据说有一年,明朝一个皇帝的母亲去世了,天子委托全国各地的一些出名的僧侣超度,但都没能如愿。当时京城有个和尚听说福建漳州府有个“樵云上人”擅长法术。就将千里迢迢将他请了过去。没想到这个樵云上人是属于济公一样的人物。生性癫狂而且衣裳褴褛,特别是他身上的那条裤子“破绽百出”。守护灵柩的将军一看傻了眼。就命令护卫不准放樵云上人进门。但此时,已经快到“超度”的良辰,大家僵持不下,幸好旁边一名员外见状,就脱下自己的锦绸裤子,借给了樵云上人穿,他才得以进门。
但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疯疯癫癫的樵云上人并不急着进门,只见他闭着眼睛,口里念念有词。主持礼仪的宫廷官员非常焦急,大声呵斥道:“你这是搞什么名堂啊?!”。但樵云上人却慢条斯理地说:“这地下有菩萨,我不敢走过去。”正当大伙诧异的时候,只见樵云上人深吸一口气,竟在空中连翻了几个跟斗,就飞到了门内。然后又双手合十。念了三声法号,只见皇母的尸身居然从灵柩里腾空而起,坐上一只莲花状的轿子徐徐往西而去。这一招将大伙唬得目瞪口呆,在场的文武百官。连同皇帝本人赶紧朝着皇母跪下磕头不已。
事后,皇帝要对樵云上人大加奖赏,但这樵云上人却也怪异,赐他再多的金银珠宝都不要,却向皇帝讨要一条裤子,皇帝急忙吩咐下人从宫里取来一条龙袍赐予他。只见樵云上人将龙袍往身上随便一套,就哼着调子跌跌撞撞地走了。后来,当时祭祀皇母的地方,因樵云上人称“地下有菩萨”。皇帝就命人在那儿建了座寺庙。山头顶社的老人说,相传明朝万历末期,明神宗广征天下苦行高僧,樵云上人受到了召见,皇帝还赐了一件紫袈裟给他。据说这件紫色袈裟直到现在还保存在福建宁德“支提山”的一座寺庙里。
当年,穿着龙袍的樵云上人回到漳州后,大伙敬畏他如神明,从此以后就将他称作“龙裤祖师”。
当时,山头顶社的村民比较贫困。有一年闹干旱。这里的耕牛连草都没得吃。有一天,一个小孩牵着一头牛走过觉皇院。龙裤祖师看小孩面黄肌瘦,而那牛也瘦骨嶙峋,就大发慈悲。他吩咐小孩捡来一堆石头,然后脱下身上的衣服一盖,念了几声法号,掀开后,石头都变成了番薯。这些番薯将牛喂饱后,龙裤祖师又叫小孩到寺庙前的“九十九弯”河流里捞来河沙,如法炮制,将河沙都变成了米,叫小孩带回。稀奇的是,这些河沙变成的米的形状还是如同沙子,但吃起来与大米的口味没有丝毫差别。这件神奇的事很快传了开来。许多穷人家纷纷找到龙裤祖师要求救济,龙裤祖师则是来者不拒。于是,他的慈悲心怀和无边“法力”声名远播。一时间。觉皇院香火旺盛,人山人海。
据当地老人讲。觉皇院的原身是在崎下桥的“桥下庵”,龙裤祖师将寺庙迁到现在这个地方的时候。改叫“觉皇院”。现在的觉皇院位于距离崎下桥约200米的地方的一个小山包。
据寺院的人讲。这个小山包属于“金元宝”的地形。地理位置是“太师椅穴”。阳光明媚的日子,站在山坡上极目远眺,可以清晰地看到长泰的吴田山。
寺院建造的时候,龙裤祖师还在院前栽了两棵榕树。觉皇院在清朝的时候遭到撤退南下的太平军的毁坏,庙宇里的师傅为了避难。都躲到了厦门南普陀。寺院在“文革”时期又遭一次较大的破坏,如今除了地基,基本上都是翻新的,只有寺庙旁边散落的一堆石建筑构件,可以想见觉全院当年的宏大规模。
不过,当年龙裤祖师在院前栽的这两棵椿树,虽然经太平军砍伐,“大跃进”时,人们又将树干锯下来“大炼钢铁”,但两棵榕树经过数度劫难,都能起死回生。眼前的榕树虽然因遭受多次砍伐而变得形状有些奇怪,但依旧枝叶茂盛、一派生机。更令人称奇的是,树上还长了一簇簇硕大的灵芝。觉皇寺的工作人员王育鹏介绍说:“这灵芝已经采摘了好几回了,又长出来。就算现在,村子里的一些老人还不愿相信这种植物是灵芝。因为他们说,历来榕树的树干上是不会长灵芝的。所以说,这两棵树有多神奇!”
三、龙潭桥王爷庙由来?
一是风水说。王爷庙建造于釜溪河畔的一个夹子口。当釜溪河到了枯水期时,清晰可见王爷庙的根基下那一块块石头蜿蜒像一条龙,也就是民间流传的“石龙过江”。相传夹子口下有一个很深的洞,可直通东海,釜溪河水也是由此洞流向东海里的。
古时的盐商信奉阴阳五行,因此按阴阳五行之说“金生于水,水去金失”,若不在此修殿造庙,立刻锁住水口,那么自贡依靠产盐聚集的大量财富将沿夹子口的深洞付之东流。于是,当年的自贡盐商斥巨资在此修建王爷庙,为的就是锁住水口,将财富永远锁在自贡。
二为斗富说。当时盐业经济发达,盘踞在自贡的陕西籍盐商于乾隆元年集资在龙凤山麓修建了西秦会馆。建成后的西秦会馆,气势宏伟、富丽堂皇。本地盐商大为震撼,发现西秦会馆像一杆“杏黄旗”死死插在“龙”山“凤”尾中区,会断了本地盐商的财运。传言一出,使本地盐商怒发冲冠,耿耿于怀,誓要与之比高低。
于是,本地盐商开始斥巨资选址修建庙宇。最终选中在釜溪河畔一个夹子口建王爷庙。之所以选择此处,为的是要在“龙头”和“夹子口”处,依托釜溪河为屏障,竖起一杆比西秦会馆高三尺的“杏黄旗”,从雄姿霸气上压倒陕商,以破解其风水
四、常州的庙桥在哪里?
常州“庙桥”在常州市 武进区目前常州市只有 503路 公交车到“庙桥” 线路名称: 503上行 始发站: 阳湖广场 终点站: 南苑小区公交中心站 全线站点:阳湖广场-人民商场-东风桥-武进社区学院-时代家具城-省武高-湖塘乐购-武进公安干校-阳湖名城-武进交通局-武进市政处-府东路-武进区委党校-武进教师进修学校-信息学院-武进汽车客运站-武进人才市场-九华-南华-横巷桥-新联村-庙桥北-庙桥-庙桥南-庙桥中学-庄庄桥-新辰村-前庙公路-港桥-和平南路-凤栖路-南夏墅-南夏墅幼儿园-南苑小区公交中心站 线路名称: 503下行 始发站: 南苑小区公交中心站 终点站: 阳湖广场 全线站点:南苑小区公交中心站-南夏墅幼儿园-南夏墅-凤栖路-和平南路-港桥-前庙公路-新辰村-庄庄桥-庙桥中学-庙桥南-庙桥-庙桥北-新联村-横巷桥-南华-九华-武进人才市场-武进汽车客运站-信息学院-武进教师进修学校-武进区委党校-府东路-武进市政处-武进交通局-阳湖名城-武进公安干校-湖塘乐购-省武高-时代家具城-武进社区学院-东风桥-人民商场-阳湖广场
五、栾川大王庙娃娃桥来历?
大王庙村位于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镇政府北约1.5公里处,是一个人口上千的大村。大王庙村远近闻名,村中的石桥、老井、古树、老宅4个景点最为有名。
在该村南约50米处的沟渠之上,有一座被列为潭头“十二名胜”的娃娃桥。娃娃桥是清代建筑,为单眼横跨石拱桥,桥面宽3米,长近20米。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桥身石柱头上雕有石狮、石猴、石人等,石栏板上的浮雕图案有松鹤、麒麟、松鹿、荷花、牡丹等,古韵十足。
据村民介绍,关于这座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嘉庆年间,村里一孙姓大户突然病故,将万贯家财留给了妻子,妻子决心为其守寡,因没有子女,她便拿出钱财为村里修桥,村民们为纪念无子女的孙姓之妻,将该桥命名为娃娃桥。
六、南京夫子庙桥的故事?
答:夫子庙始建于宋,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庙前的秦淮河为泮池,南岸的石砖墙为照壁,全长110米,高10米,是全国照壁之最。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建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等建筑;另外庙东还有魁星阁。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当年只有学宫,并未建孔庙。孔庙是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就东晋学宫扩建而成的。因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称夫子庙。在学宫的前面建孔庙,目的是在于希望士子遵循先圣先贤之道,接受封建教化。明历史懂故事方领夫子庙的桥。
七、从夫子庙怎么去桥北站?
公交线路:825路→地铁1号线,全程约15.3公里1、从南京桥北汽车客运站步行约130米,到达桥北客运站(大桥北路)站2、乘坐825路,经过5站,到达鼓楼(中山北路)站3、步行约180米,到达鼓楼站4、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4站,到达三山街站5、步行约970米,到达南京夫子庙
八、沈阳浑河边龙王庙桥来历?
龙王庙桥的来历: 龙王庙坐落在和平大街南段浑河畔,龙王庙公园西侧。唐代,为保一方平安,在浑河北岸,尉迟敬德奉命督建了“山门寺”。历经风云变幻,古寺更名为“龙王庙”。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四大灵兽之首,它上天入地,行云布雨,除邪去害,几乎无所不能。在漫长的封建统治社会中它的精神能力,被当时所有帝王权贵们制作成图腾,用来彰显权贵象征威望。关于龙王庙的来历,传说在遥远的上古时代,蛮荒大地有一个部落,常年干旱,无法耕种,庄稼颗粒无收,人们食不果腹,哀鸿遍野,于是村民四处祈求神灵降甘淋雨,也许是村民的真诚感动了神灵,不久便见天边飞来一条青龙,瞬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清贫大雨哗哗直下,部落村民得以解救,纷纷跪地叩谢神龙,为了能够更好的缅怀纪念神龙,村民们就在部落最高处修建了一所龙王庙,不仅感念龙王的大恩大德,也代表了村民的一种寄托,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地方。
九、纪家庙到草桥如何开车?
驾车路线:全程约3.8公里起点:纪家庙1.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行驶280米,过左侧的纪家庙村约110米后,2.行驶10米,过万柳桥约100米后,在第1个出口,进入南三环西路辅路3.沿南三环西路辅路行驶550米,进入南三环西路辅路4.沿南三环西路辅路行驶80米,稍向左转进入三环5.沿三环行驶480米,过玉泉营桥,直行进入三环6.沿三环行驶350米,在草桥东路出口,稍向右转进入南三环西路辅路7.沿南三环西路辅路行驶80米,右转进入草桥东路8.沿草桥东路行驶800米,右转进入镇国寺北街9.沿镇国寺北街行驶150米,过右侧的草桥综合楼,右后方转弯10.行驶20米,到达终点终点:草桥
十、上海城隍庙桥的传说?
城隍庙
很早以前,有一年大旱,上海金山一带的农田干得开裂,田里的禾苗都快要枯死了。
农民们急得心里像着了火似的,整天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却也拿不出办法来,只得唉声叹气:“唉!要是能把黄浦江的水引到这里,就可以用水车里的水浇田了。”
“说得到轻巧,开这么大一条河,得干多少年呀!”
正在这时,“霍”地站出来一位虎背熊腰的黑脸大汉,他说:“把这件事交给我吧,我保管一夜工夫就开好。”
“一夜工夫?”大家都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人甚至还忍不住笑了出来。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就随他去吧。
第二天早晨,农民们奔到田里一看,啊呀!果然,一条清澈的河流从黄浦江分出来,灌溉了几千亩良田。这时候,大家才知道那黑脸大汉原来是汉朝大将军霍光显灵。他带领子子孙孙开河灌田,解救了这场灾难 。于是,人们就修筑了城隍庙,铸造了霍光将军的神像供在大殿。而那条河则被称为新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