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井下加热电缆多少伏?
380伏地下电缆埋深是强制规范。《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6.1.7 电缆埋设深度应该符合下列规定: 1、绿地、车行道下不应小于0.7米; 2、人行道下不应小于0.5米; 3、在冻土地区,应敷设在冻土层以下; 4、在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地段应按设计要求敷设
二、井下电缆吊挂标准?
1、电缆必须悬挂:在水平巷道或30°倾角以下的井巷中,电缆应用电缆钩悬挂;通过镟岔或横过巷道的电缆,必须用电缆卡或电缆托桥进行固定。
2、电力电缆的悬挂应有适当的垂度,且垂度一致、高度一致,吊挂整齐、无交叉。
3、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中电缆钩间距1.5米,在电缆沟内为1米,横过
巷道的电缆采用电缆卡固定时,固定点的间距是1米,电缆钩要高度一致,最下端吊挂高度自永久道轨面起均不得少于1.5米,特殊要求地段电缆高度按照机电科制定标准执行。
4、硐室内电缆应沿墙壁悬挂或敷设在电缆沟内,电缆沟应做成5%的坡度,以防积水。
5、电缆钩应安装牢固,喷浆巷道必须采用预埋地脚螺栓(规格为M16×200)固定电缆钩,上下地脚螺栓埋深不得小于100mm,严禁采用木楔、金属丝、射钉等绑扎悬挂吊挂;同一地段必须使用加工标准一致的电缆钩(包括电缆钩防腐颜色)。迎头耙装机后应使用永久电缆钩吊挂,迎头耙装机前使用临时电缆钩吊挂。
6、悬挂电缆使用的电缆钩、电缆卡应采用扁钢材料,不得使用圆钢制作。电缆钩、电缆卡在安装前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7、通风风门、防火门、电气设备隔墙等处敷设电缆时,应有穿墙钢套管保护,并严密封堵管口;电缆由地下引出地面时,应有钢管进行保护,并严密封堵管口。
8、综采工作面的电缆应放在电缆槽内,工作面出口电缆应用吊梁(电缆单轨道)绑扎吊挂,不得与油管、风管、水管混吊。
9、电缆不应悬挂在风水管路上,电缆不得遭受淋水或滴水,电缆上严禁悬挂物件。
10、电缆与风管、水管在巷道同一侧敷设时,应设在管路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离,电缆同胶皮风筒等易燃物应分挂在巷道的两侧,否则应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11、井筒和巷道内的通信和信号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别吊挂在井巷的两侧。因受条件所限不能分挂在两侧时,应敷设在电力电缆上方0.1m以上的地方。
12、高低压电缆敷设在巷道同一侧时,高、低压电缆的间距应大于100mm,高压电缆之间、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50mm。
13、在有瓦斯抽放管路的的巷道内,电缆(包括通信、信号电缆)必须与瓦斯抽放管路分挂在巷道两侧。
14、运行电缆不论高低压均不应盘成圈或“∞”字型(屏蔽电缆、采煤机电缆车的电缆除外)。
15、低压电缆接线盒必须符合防爆完好标准,按要求上板固定(接线盒与板不能产生相对移动),吊挂美观;低压接线盒应铭牌向外,支线喇叭口不得朝上。接线盒两端电缆不应受纵向拉力,接线盒不得淋水。
16、井下巷道内的电缆,沿线每隔一段距离、拐弯或分支点以及连接不同规格电缆的接线盒两端、穿墙电缆的墙两侧都应设置注明编号、用途、电压、截面和长度的标志牌,以便识别。
17、在开关的喇叭口处进线及馈出电缆上,用电缆标志牌明显清晰的标注电缆的规格型号、上级负荷以及下一级负荷、具体用途等情况。
18、电缆表面应清洁干净,无喷浆灰、无积尘。
19、电缆冷补接头制作符合规定要求。
20、电缆的完好标准:
①外观检查:橡套电缆护套无明显损伤。不露出芯线和屏蔽层,护套损
伤伤痕深度不超过厚度的1/2,长度不超过20mm(沿围长的1/3),无老化现象。
②电缆标志牌齐全。电缆接线盒两端、拐弯处、分叉处及沿线每隔100m,均悬挂标志牌。注明电缆编号,电压等级,截面积,长度,用途等(内容填写正确、清晰)。
③电缆接线盒符合防爆完好标准,吊挂美观、标准。
④电缆表面清洁,无灰尘积聚。
三、井下电缆遥测标准?
煤矿完好标准没有明确讲明.只说的电缆的间距(高压和低压).但矿上没有一人去量的.按个人想法应该是边距,因为电缆粗细不一样.
四、井下电缆破皮如何修补?
如果电缆破皮,必须要把破皮的电缆处理一下,使得潮气不侵入电缆内,所以必须要处理,其处理方法是
1.将破损的电缆简单处理一下,坐胎用沥青浇灌。
2.用拉链式中间接头的外套,套于电缆外侧即可。
3.用树脂涂于电缆外侧,然后用塑料胶布缠与电缆外侧,这种做法只限于明敷设电缆。
五、井下电缆破口怎么处理?
井下电缆破口的处理方法如下:1. 确保安全:断开电源并尽可能远离任何电源线路。2. 确定破口位置:使用适当的工具检查电缆的外部绝缘层,找到破口的确切位置。3. 清理和准备:清理破口周围的杂物和尘土,确保工作区干净。4. 切断受损部分:使用合适的工具剪断或切断破口附近的电缆,以确保电缆断开的部分不会对电路造成进一步的损坏。5. 绝缘处理:使用绝缘带或热缩管包裹住裸露的电缆末端,确保绝缘层完整且紧密贴合。另外,还要确保绝缘材料与电缆材料兼容。6. 绝缘层修复:对破口处的电缆进行绝缘层修复,可以使用绝缘胶带或热缩管覆盖破损部分,以提供额外的保护。7. 测试和恢复:在进行修复后,测试电缆确保修复后的部分工作正常。如果一切正常,可以重新接通电源。请注意,在处理井下电缆破口时,为了确保安全并获得最佳结果,建议寻求专业电工的帮助。
六、井下电缆发热怎么回事?
1、电缆导体电阻不符合要求,造成电缆在运行中产生发热现象。
2、电缆选择型不当,造成使用的电缆的导体截面过小,运行中产生过载现象,长时间使用后,电缆的发热和散热不平衡造成产生发热现象。
3、电缆安装时排列过于密集,通风散热效果不好,或电缆靠近其他热源太近,影响了电缆的正常散热,也有可能造成电缆在运行中产生发热现象。
4、接头制造技术不好,压接不紧密,造成接头处接触电阻过大,也会造成电缆产生发热现象。
5、电缆相间绝缘性能不好,造成绝缘电阻较小,运行中也会产生发热现象。
6、铠装电缆局部护套破损,进水后对绝缘性能造成缓慢破坏作用,造成绝缘电阻逐步降低,也会造成电缆运行中产生发热现象。
电缆产生发热现象后,如不找到原因及时排除故障,电缆继续连续通电运行后将产生绝缘热击穿现象。造成电缆发生相间短路跳闸现象,严重的可能引起火灾。
七、10平方井下电缆价格?
10平方井下电缆400元
10平方电缆线报价是400元左右,相对价格比较高的,毕竟是10平方的电缆线,连2平方的电缆线都需要上百元了
八、井下10平方电缆型号?
家用电线规格最好选2.5平方的铜芯线 BV10平方 650元/盘 BV2.5平方 145元/盘 BV1.5平方 105元/盘 BV4平方 236元/盘 以上价格仅供参考!
九、井下吊挂电缆施工方法?
为进一步提高我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结合煤矿实际,特制定井下巷道电缆敷设及吊挂标准。
1. 电缆的敷设采用钢绞线、电缆钩吊挂。
2. 通信、信号电缆沿巷道固定的金属焊网采用阻燃塑料扎条绑扎。
3. 电缆走向与腰线平行,电缆钩与腰线垂直,电缆钩形成的平面与大巷侧面平行,电缆钩间距1m,吊挂高度距底板不少于1.6m。
4. 电缆和通信、信号电缆依自上而下的次序分类吊挂,其次序为:本安线缆→照明信号线缆→高压电缆→低压电缆(1140伏、660伏),其间隔距离按最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执行。
5. 巷道交岔点处电缆要顺巷帮垂直上行,在巷道肩窝处弯成圆弧,不拐死弯,然后贴顶吊挂到对帮指定位置。
6. 单根通讯信号电缆过帮过顶采用阻燃塑料扎条绑扎,每0.5m捆扎一扣。
7. 多根电缆从巷道的一边过到另一边时,电缆沿巷道顶板贴顶敷设,要求电缆横平竖直、不交叉,电缆采用阻燃塑料扎条绑扎,间距为不大于0.6m。
8. 电缆出开关、接线盒后先向下弯曲,比喇叭嘴低50mm以上,两侧电缆弯曲弧度自然一致。
9. 机电硐室内线缆应贴顶靠邦分开吊挂,要求横平竖直、不交叉。
10. 电气设备操作台处的控制线、信号等线缆,允许使用塑料阻燃扎条捆扎固定,要求横平竖直不交叉,小型电器出线必须保证出线弧度,弯曲半径符合要求。
11. 接线盒两头的电缆余量必须大于0.3m,接线盒应与巷道方向一致,小喇叭口朝下,用膨胀螺栓固定架固定在帮或用螺栓固定在U型钢上。
12. 接线盒两端电缆弯曲部分随电缆自由走向而固定,严禁强行弯曲,遇到风水管时,必须相距0.3m以上。
13. 严禁带电电缆、通信和信号电缆吊挂时出现盘圈现象,但给采、掘等移动设备供电电缆及通信、信号电缆除外。
14. 三叉口、拐弯处的电缆,电缆悬挂间距可适当减少,平滑过度,以求达到整齐美观。
15. 其余未尽事宜严格按照最新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执行。
十、井下信号线和电缆距离?
井下信号线与电缆距离不小于3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