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电线网

施工过路电缆敷设规范?

023电线网 0

一、施工过路电缆敷设规范?

⒈ 电缆敷设安装应由有资格的专业单位或专业人员进行,不符合有关规范规定要求的施工和安装,有可能导致电缆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⒉ 人力敷设电缆时,应统一指挥控制节奏,每隔 1.5~3米有一人肩扛电缆,边放边拉,慢慢施放。

  ⒊ 机械施放电缆时,一般采用专用电缆敷设机并配备必要牵引工具,牵引力大小适当、控制均匀,以免损坏电缆。

  ⒋ 施放电缆前,要检查电缆外观及封头是否完好无损,施放时注意电缆盘的旋转方向,不要压扁或刮伤电缆外护套,在冬季低温时切勿以摔打方式来校直电缆,以免绝缘、护套开裂。

  ⒌ 敷设时电缆的弯曲半径要大于规定值。在电缆敷设安装前、后用 1000V兆欧表测量电缆各导体之间绝缘电阻是否正常,并根据电缆型号规格、长度及环境温度的不同对测量结果作适当地修正,小规格(10mm2 以下实芯导体)电缆还应测量导体是否通断。

  ⒍ 电缆如直埋敷设,要注意土壤条件,一般建筑物下电缆的埋设深度不小于 0.3米,较松软的或周边环境较复杂的,如耕地、建筑施工工地或道路等,要有一定的埋设深度(0.7~1米),以防直埋电缆受到意外损害,必要时应竖立明显的标志。

二、gb50168电缆敷设施工规范?

GB 50168-2018是关于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方面的国家强制标准,该标准为适用于电缆敷设施工规范。该标准的具体编号及名称为:GB 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电力线路安装工程及附属设备和构筑物设施的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为500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备和构筑物设施。控制电缆及导引电缆可以参照使用。

三、电缆敷设弯度规范?

弯曲半度为电缆直径的10倍,带铠装的加一倍。

四、桩基电缆敷设规范?

(9)其它电缆线路敷设后,不能再进行的建筑工程应结束。

  3、电缆敷设前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的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2)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电缆封头实严密,并附有制造厂的商标原封包装;

  (3)电缆的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及出厂试验报告齐全。

五、厂房电缆敷设规范?

厂房铺设电缆注意事项:

1.电缆敷设区域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电缆敷设的脚手架搭设符合规程、牢固可靠;桥架验收合格,其内部杂物清理干净;电缆按型号、规格到现场后,电缆堆放区域10米内无明火或易燃易爆物。

2.编制电缆敷设明细表(见附表3),确定电缆的型号规格、编号、敷设顺序. 3.规划电缆敷设路线图(见附表1),根据线路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来安排部署人员到位。

在电缆的起点和终点或者关键部位上安排专业电工操作,其他地方就由其他非电专业工人员操作,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统一指挥。

作业人员全员必须接受施工技术交底并办理交底签证手续。

4.制定电缆敷设计划(见附表3),根据计划合理的安排日程进度。

5.施工流程 机具布置――――电缆盘布置、开盘检查―――电缆展放――――电缆敷设、固定――――接头制作及附加安装 6.技术、质量、安全要求 1)电缆敷设前参考电缆敷设明细表仔细校对电缆型号、规格,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用摇表(500V)测量,电缆绝缘电阻大于1兆欧。

2)在放线架处、各转角都需配备一台对讲机,以便随时联络。

3)搬运电缆时,不应使电缆松散及受伤,电缆盘应按电缆盘上箭头所指方向滚动。

4)电缆用人工牵引搬运,搬运人员要站在电缆的同一侧。电缆搬运时一定要听统一号令、统一步伐,速度要均匀,严禁奔跑。

5)垂直运输时电缆的前端要有绳索牵引以防止电缆突然坠落伤人。

6)展放过程中,要用放线架顺直展放,杜绝使电缆产生扭劲,每一处工作人员应严密监视电缆敷设情况,一旦有问题应立即停止牵引,并报告指挥、技术人员,待问题处理后,才继续展放。

7)电缆进入配电室内终端处时,要保证足够的预留长度。

8)电缆敷设完毕,应组织人力进行整理、固定。电缆桥架里的电缆要码放顺直整齐,严禁交叉、混缠、扭曲,拐弯弧度应一致,电缆弯曲半径不小于10倍电缆直径。

9)每一根电缆敷设完毕后要有专人在电缆的两头进行挂牌。电缆标牌上要标明电缆规格型号回路编号以及另一端的配电箱编号。

10)有明显机械损伤的电缆严禁敷设,电缆敷设时,应防止电缆之间及缆与其他硬物之间的磨擦。 11)电缆与保温层平行敷设时距离不小于500mm,交叉敷设时不小于200mm,电缆与非保温热表面距离不小于1m。

12)在高空桥架上面的人员要有足够的照明,必须配备和正确使用安全带。

13)电缆敷设水平段每隔800mm绑扎一道,垂直段每个支架上绑扎一道,拐弯处每200~300mm固定绑扎一道,在控制盘前300~400mm固定绑扎一道,在接线盒前150~300mm固定绑扎一道。

14)每根电缆放出时、每根电缆敷设结束时都必须进入复核程序,即核对电缆的型号规格、始端名称、末端名称等并做好记录。

六、管道电缆敷设规范?

电缆在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

第5.6.17条电缆在电缆沟和隧道内敷设时,其支架层间垂直距离和通道宽度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5.6.17的规定。

表5.6.17电缆支架层间垂直距离和通道宽度的最小净距(m)

第5.6.18条电缆沟和电缆隧道应采取防水措施;其底部排水沟的坡度不应小于0.5%,并应设集水坑;积水可经集水坑用泵排出,当有条件时,积水可直接排入下水道。

第5.6.19条在多层支架上敷设电缆时,电力电缆应放在控制电缆的上层;在同一支架上的电缆可并列敷设。当两侧均有支架时,1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宜与1KV以上的电力电缆分别敷设于不同侧支架上。

第5.6.20条电缆支架的长度,在电缆沟内不宜大于350mm;在隧道内不宜大于500mm。

第5.6.21条电缆在电缆沟或隧道内敷设时,支架间或固定点间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表5.6.21的规定。

第5.6.22条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墙。电缆隧道进入建筑物处,以及在进入变电所处,应设带门的防火墙。防火门应装锁。电缆的穿墙处保护管两端应采用难燃材料封堵。表5.6.21电缆支架间或固定点间的最大间距(m)的地段。

第5.6.24条电缆沟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盖板的重量不宜超过50Kg。

第5.6.25条电缆隧道内的净高不应低于1.9m。局部或与管道交叉处净高不宜小于1.4m。隧道内应采取通风措施,有条件时宜采用自然通风。

第5.6.26条当电缆隧道长度大于7m时,电缆隧道两端应设出口,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75m时,尚应增加出口。人孔井可作为出口,人孔井直径不应小于0.7m。

第5.6.27条电缆隧道内应设照明,其电压不应超过36V;当照明电压超过36V时,应采取安全措施。

第5.6.28条与隧道无关的管线不得穿过电缆隧道。电缆隧道和其它地下管线交叉时,应避免隧道局部下降。

七、低压电缆直埋敷设施工规范?

① 直埋电缆 应有铠装和防腐保护层。 

② 直埋电缆的深度 一般不小于0.7m,农田中不小于1m,35KV及以上不小于1m,若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采取保护措施。 

③ 直埋电缆 应在电缆上、下均匀铺设100mm厚细砂或软土,垫层上侧应用水泥盖板或砖衔接覆盖,回填土时应去掉砖、石等杂物。 

④ 直埋电缆在拐角、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设明显的方位标桩。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桩。标桩露出地面以上150mm为宜。 

⑤ 电缆经过含有酸碱、矿渣、石灰等的场所时,不应直接埋设;必须经过该地段时,应采用缸瓦管、水泥管等防腐保护措施。

八、电缆沟电缆敷设规范?

1、敷设在不填黄沙的电缆沟(包括户内)内的电缆,为防火需要,应采用裸铠装或非易(或阻)燃性外护层的电缆。

2、电缆线路上如有接头,为防止接头故障时殃及邻近电缆,可将接头用防火保护盒保护或采取其它防火措施。

3、电缆沟的沟底可直接放置电缆,同时沟内也可装置支架,以增加敷设电缆的数目。

4、电缆固定于支架上,水平装置时,外径不大于50mm的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每隔0.6m一个支撑;外径大于50mm的电力电缆,每隔1.0m一个支撑。

排成正三角形的单芯电缆,应每隔1.0m用绑带扎牢。垂直装置时,每隔1.0—1.5m应加以固定。

5、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应分别安装在沟的两边支架上。若不具备条件时,则应将电力电缆安置在控制电缆之上的支架上。

6、电缆沟内全长应装设有连续的接地线装置,接地线的规格应符合规范要求。【电缆沟的电缆敷设安装规范与要求】

其金属支架、电缆的金属护套和铠装层(除有尽缘要求的例外)应全部和接地装置连接,这是为了避免电缆外皮与金属支架间产生电位差,从而发生交流电蚀或单位差过高危及人身安全。

7、电缆沟内的金属结构物均需采取镀锌或涂防锈漆的防腐措施。

九、电缆敷设规范标准参照规范?

SGBZ-0601电缆敷设施工工艺标准 依据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步骤

  检查具备条件→电缆检查→敷设→电缆头制作

  2、电缆敷设条件

  (1)电缆沟及沟内支架施工完毕,符合设计要求;

  (2)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安置牢固;

  (3)厂区地坪已平整完成,道路施工完毕;

  (4)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

  (5)电缆层、电缆沟、隧道等处的施工临时设计、模板及建筑废料等情况干净,盖板整全;

  (6)电缆沟排水通畅。

  (7)电缆桥架,及保护管安装完毕。

  (8)砼盖板及标志桩等预制完毕。

  (9)其它电缆线路敷设后,不能再进行的建筑工程应结束。

  3、电缆敷设前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的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2)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电缆封头实严密,并附有制造厂的商标原封包装;

  (3)电缆的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及出厂试验报告齐全。

  4、电缆的配盘

  根据图纸及电缆走向,计算出每个回路的电缆长度,再对照到货的电缆清单,合理地配置每一盘电缆所安装的回路编号,并在电缆盘上标明清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量减少电缆的中间接头。

  5、电缆的敷设

  (1)电缆在运输装卸敷设符合下列要求:

  ----在装卸过程中,严禁直接由车上堆下。

  ----滚动电缆盘时必须顺着电缆的缠紧方向。

  ----敷设原则;由远到近,由大到小。敷设时要专人指挥,用力均匀,速度适当,防止电缆划伤和拉伤。

  ----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弯曲半径符合规范要求,并在两头用标签纸标明电缆回路编号。

  ----电缆敷设路径中与与一般工艺管道,管道表面距离不大于150mm。与绝热的工艺管道,管道绝热层表面的距离大于200mm。

  ----敷设电缆时,在转弯或桥架接口处,应防止电缆被桥架上的锐物划伤。

  ----在同一电缆桥架内的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分类布置;对于交流仪表线路和安全联锁线路,应用和隔板与屏蔽的仪表信号线路隔开敷设。如果无法避免交叉时,应使两种电缆垂直交叉或采用桥架立交槽引过电缆。

  ----电缆应留有足够的备用长度。

  ----应留有适当的空间使电缆之间距及弯曲半径大于最小允许值,并适于固定及接线。

  ----新敷设的电缆不允许有中间接头。

  ----电缆经过建筑物的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随桥架留出适当的余量,对于直线长度超过50m的电缆也应随桥架补偿处留出适当余量。

  ----电缆敷设完毕应及时进行检查。这种检查也应在敷设的同时,由全线各处施工人员边进行外观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电缆敷设完毕后,在进入开关柜。设备机壳及电缆盒时,采用合适的夹件固定牢固,不得使电缆头收电缆的牵引力,并在两头采用塑料雕刻或模压金属标志标明回路编号,利用自锁塑料弯曲线夹或其他相同的固定件固定在电缆上。

  6、控制电缆敷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控制电缆,尤其是直径较小的控制电缆,敷设时用力应适中,以防止拉伤电缆,破坏其绝缘层。仪表电缆敷设前,应做好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伏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电阻不应小于5兆欧。

  (2)在电缆桥架中敷设控制电缆时,应设置在信号电缆桥架的下层,以减少对信号电缆的电碰干扰。

  (3)为减少摩擦力,避免电缆在敷设中受伤,在电缆桥架内明敷设时,应在转弯处设置电动滚轮,穿保护管敷设时,应在管中加一些滑石粉。

  (4)仪表电缆敷设完毕,应进行线号校对,并测量绝缘电阻,测量时必须将已连接上的仪表设备及元件断开。

  7、信号电缆敷设时应注意事项:

  (1)信号电缆是传输弱信号的线路,在敷设时应远离动力线和强磁场。而且不同信号种类和电压等级的信号电缆应分别设置,以确保信号系统的正常传送。

  (2)信号电缆的线芯截面一般都很小,而且信号电缆都较多采用屏蔽电缆和专用电缆。因此在敷设过程中应特别小心,用力须适中,以防止拉伤电缆和破坏绝缘保护层。

  (3)信号电缆中,特种电缆多,在其敷设过程中,应针对各自不同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特殊保护措施。

  8、光缆敷设时应注意的事项:

  (1)光缆敷设前检查,光缆的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所附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外表无操作,封头良好。

  (2)光缆的衰减及反射等特性测试应符合要求。

  (3)光缆与电力电缆,信号电缆,热力管道等之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4)光缆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钮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为15米/分,光缆出盘处要保持的弧度,并留有缓冲的量,又不宜过多,避免出现背扣。光缆的弯曲半径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在施工过程中至少为20倍。

  (5)光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始端和终端位置。

  (6)光纤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设备端顶留长度一般为5-10m,在水平、垂直桥架内敷设光缆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绑扎间距为1.5m。

  (7)在管道中敷设时应注意:首先应疏通管道;牵引时要有张力极限;注意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上下或左右弯曲时要转弯滚筒,或者引用大口径硬塑波纹导管;中途的人井内要放置直线滚筒。

  (8)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内预制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子管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

  (9)在以牵引方式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10)光缆敷设完后,应作如下测试:光损耗的测试,传输带宽的测试等。

  9、直埋电缆敷设符合下列要求:

  (1)电缆线路路径上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损伤。化学作用危害地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2)电缆敷设完毕后,直埋电缆做隐蔽工程记录,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回填土夯实。

  (3)电缆施工完成后,在土建预埋电缆、桥架孔以及保护管口及时用防火墙料封堵。电缆沟及桥架内垃圾、杂物清理干净,盖上盖板。

  (4)地下电缆的标记,在下列位置,应每隔不超过20m,设立电缆标志牌。

  10、控制电缆头的制作:

  (1)确定电缆末端尺寸,并留有一定余量,然后将其切断,再固定:

  (2)剥除电缆护套和纸带,切除线芯中的黄麻,电缆剥切时,不得伤及线芯绝缘层。

  (3)多芯控制电缆,将线芯编号套号箍。编完线芯好后,用聚氯乙烯绝缘带包扎线芯根部小段,使其成橄榄形,以增加电缆头根部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及机械强度。

  (4)套上控制电缆终端套,将终端套上口芯线接合处和下口电缆护套接合处用聚氯乙烯绝缘带包缠3至4层。

  (5)贴电缆铭牌。

  (6)校接线。要求线鼻子型号规格选择正确,电气连接可靠。压接时,线鼻子的压接位置应正确。

  (7)线芯整理,要求整齐、美观。

  11、信号电缆头的制作、安装

  (1)信号电缆头的制作,安装方法和步骤,与控制电缆头基本相同。

  (2)屏蔽电缆头与控制电缆头不同的是,屏蔽电缆头制作时,要求将同一根电缆的一端(并且只能一端)屏蔽层作抗干扰接地,接至抗干扰接地系统。

  12、光缆电缆头的制作、安装

  光纤的电缆头一般采取活动连接:

  (1)确定光缆末端尺寸,开断后进行定位固定。

  (2)剥切绝缘层和纸带。剥切长度不宜过长,最好靠近光纤插口近处,以保持光缆机械性能,同时,其加强芯应留一段。

  (3)缆芯编号,贴光缆铭牌。

  (4)光纤连接器连接。用专用工具将光纤穿入连接器固定。

  (5)将连接好的光纤连接器插入设备光纤插口中。

十、地沟内电缆敷设规范?

电缆在地沟内敷设地沟壁墙上,必须要安装金属电缆支架,并且做好保护接地线至接地网,需要根据电缆,电压等级以及控制电缆等情况,分层次进行敷设,大电缆线径粗电压等级高敷设在最上面,小电缆低电压等控制电缆,应敷设在最下面。如果是防爆区域的电缆地沟电缆敷设完成后,还应填黄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