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铠装电缆直埋敷设的规范?
1、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一般适用铠装电缆。
2、挖掘的沟底必须时松软的土层,没有石块或其他硬质杂物,否则,应铺以100mm厚的软土或砂层。电缆周围的泥土不应含有腐蚀电缆金属包皮的物质(酸碱液体、石灰、炉渣、腐植质和有害物渣滓等),否则,应予以清除和换土。埋深不应小于0.7m(在严寒地区,电缆应敷设在冰冻层以下)。
3、电缆敷设完毕,上面应铺以100mm厚的软土或细砂,然后盖上混凝土保护板,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直径两侧以外各50mm。在一般情况下,也可用砖代替混凝土保护板。
4、电缆中间接头盒外面应有生铁或混凝土保护盒。若周围介质对电缆有腐蚀作用,或地下经常有水并在冬季可能冰冻,在保护盒内应柱满沥青。
5、电缆接头下面必须垫以混凝土基础板,其长度应伸出保护盒两端约600-700mm。电缆自土沟引进隧道、入孔和建筑物时,应穿在管中、管口应予以堵塞,以防漏水。
6、电缆相互交叉,与非热力管道和沟道交叉,以及穿越公路和墙壁时,都应穿在保护管中。保护管长度应超出交叉点前后1m,交叉净距不得小于250mm,保护管内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7、电缆与建筑物平行距离应大于0.6m,与电感应保持0.6m距离,与排水明沟距离应大于1m,与热力管道平行距离为2m(非热力管道为1m),与树木的距离为1.5m。
8、无铠装电缆从地下引出地面时,高度1.8m及以下部分,应采用金属管或保护罩保护,以防机械力损伤(电气专用间除外)。
9、铠装电缆的金属外皮两端应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10、在电缆通过的无永久性建筑物的地点,应埋设标桩,接头与转弯处也应埋设电缆标桩。
二、电缆埋管敷设规范?
电缆埋管的敷设规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埋管线路设计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并考虑到电缆的类型、规格、数量和用途等因素。
2. 尽量避免埋管线路在地下交通道路、排水道等易受水淹泡的地段敷设,防止水浸影响电缆的安全运行。
3. 埋管深度应根据地表情况、土壤类型和电缆种类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一般不得小于0.7米,且要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标准。
4. 敷设前,必须对埋管线路进行勘察与测量,审核埋深、埋管布置、对地弯曲半径及沟槽平直度等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5. 管沟底部应做好填充工作,采用碎石填实后加上一层光滑塑料薄膜覆盖以达到保护电缆和降低摩擦阻力的作用。
6. 在电缆敷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电缆的弯曲半径,一般不能小于其规格所示最小弯曲半径,避免损坏电缆。
7. 在电缆敷设完成后,应进行试验和检查,确保电缆安装质量和运行安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电缆埋管敷设规范,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政府的规定来进行执行。
三、低压电缆直埋敷设施工规范?
① 直埋电缆 应有铠装和防腐保护层。
② 直埋电缆的深度 一般不小于0.7m,农田中不小于1m,35KV及以上不小于1m,若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采取保护措施。
③ 直埋电缆 应在电缆上、下均匀铺设100mm厚细砂或软土,垫层上侧应用水泥盖板或砖衔接覆盖,回填土时应去掉砖、石等杂物。
④ 直埋电缆在拐角、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设明显的方位标桩。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桩。标桩露出地面以上150mm为宜。
⑤ 电缆经过含有酸碱、矿渣、石灰等的场所时,不应直接埋设;必须经过该地段时,应采用缸瓦管、水泥管等防腐保护措施。
四、电缆直埋敷设原理?
电缆敷设是指沿经勘查的路由布放、安装电缆以形成电缆线路的过程,根据使用场合,可分为架空、地下(管道和直埋)、水底、墙壁和隧道等几种敷设方式,合理选择电缆的敷设方式对保证线路的传输质量、可靠性和施工维护都是十分重要的。
直埋电缆是按照规范的要求,挖完直埋电缆沟后,在沟底铺砂垫层,并清除沟内杂物,再敷设电缆,电缆敷设完毕后,要马上再填砂,还要在电缆上面盖一层砖或者混凝土板来保护电缆,再进行回填的一种电缆敷设方式。直埋电缆敷设方式一般适用于中低压电缆的敷设,具有能够减少对电缆的外力破坏和机械损伤且施工方便的优点。
五、电缆直埋敷设施工?
要求如下:
(1)地下直理电缆线路应采用铠状电缆,电缆的埋设深度应由地面至电缆外皮不少于0.7米,电缆外皮至地下建筑物的基础0.6米,不得小于0.3米,电缆相互间距,水平接近时最小0.1米,不同部门电缆之间间距0.5米。
(2)直埋电缆内不得有石块或硬物杂质,否则,应辅以软土或沙层,上面再辅以软土和沙层,接着盖以混凝土保护板或砖,两边也应覆盖。
六、电缆套管埋地敷设规范图集?
1 直埋敷设电缆的路径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避开含有酸、碱强腐蚀或杂散电流电化学腐蚀严重影响的地段。
2 无防护措施时,宜避开白蚁危害地带、热源影响和易遭外力损伤的区段。
2 直埋敷设电缆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缆应敷设于壕沟里,并应沿电缆全长的上、下紧邻侧铺以厚度不少于100mm的软土或砂层。
2 沿电缆全长应覆盖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保护板宜采用混凝土。
3 城镇电缆直埋敷设时,宜在保护板上层铺设醒目标志带。
4 位于城郊或空旷地带,沿电缆路径的直线间隔100m、转弯处或接头部位,应竖立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5 当采用电缆穿波纹管敷设于壕沟时,应沿波纹管顶全长浇注厚度不小于100mm的素混凝土,宽度不应小于管外侧50mm,电缆可不含铠装。
3 直埋敷设于非冻土地区时,电缆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缆外皮至地下构筑物基础,不得小于0.3m。
2 电缆外皮至地面深度,不得小于0.7m;当位于行车道或耕地下时,应适当加深,且不宜小于1.0m。
4 直埋敷设于冻土地区时,宜埋入冻土层以下,当无法深埋时可埋设在土壤排水性好的干燥冻土层或回填土中,也可采取其他防止电缆受到损伤的措施。
5 直埋敷设的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应符合表5.3.5的规定。
表5.3.5 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离(m)
七、室外弱电电缆埋管敷设规范?
1电缆沟的深度应按有关规划部门提供的标高来决定,必须保证电缆的埋设深度.直埋电缆的深度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直埋电缆的沟底应无硬质杂物,沟底铺100mm厚的细土或黄砂,电缆敷设时应留全0.5%~1%的裕度,敷设后再加盖100mm的细土或黄砂,然后用水泥盖板保护,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1Tlm,也可用砖块替代水泥盖板.回填至沟深的一半时,建议铺一层带有警示标志的彩条布.待回填完成后,应在电缆转弯处,中间接头处,与其他管线交*处等特殊位置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和标桩,以增强防止外力破坏能力.
2电缆穿越道路及建筑物或引出地面高度在2m以下的部分,均应穿钢管保护.保护管长度在30m以下者,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超过30m以上者不应小于2.5倍
八、380伏电缆埋地敷设规范?
1、绿地、车行道下不应小于0.7米;
2、人行道下不应小于0.5米;
3、在冻土地区,应敷设在冻土层以下;
4、在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地段应按设计要求敷设。
市政道路内电缆人行道埋深0.8米以上,车行道1米以上。电缆在土壤中直埋敷设时要考虑冬季冻土层厚度,避免因土壤结冻损坏电缆。中原地区冻土层一般不超过0.7米,所以直埋电缆埋设深度要求大于0.7米即可。
九、电缆保护管埋地敷设规范?
1. 埋深:一般不小于0.8米,特殊情况下可酌情增加。
2. 埋设方式:保护管应水平敷设,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避免受到外力破坏。
3. 弯曲半径:保护管弯曲半径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避免电缆弯曲过大导致损坏。
4. 标志和保护:埋设位置应标明,并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防止人为损坏或外界环境影响。
5. 平行敷设:不同类型的电缆保护管应平行敷设,并采取适当的间距,防止相互干扰。
6. 防腐防蚀:保护管应具有良好的防腐防蚀性能,以延长使用寿命。
十、电缆沟敷设和直埋敷设区别?
关于电缆沟敷设和直埋敷设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环境不同:电缆沟敷设环境较好,没有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直埋敷设环境较为恶劣,土石挤压、地下水浸泡等。
2、费用不同:电缆沟敷设需要先砌筑或浇筑电缆沟、做支架及接地、排水等配套施工。直埋挖沟回填即可,考究的加上填沙和加盖水泥保护板。
3、对电缆要求不同:电缆沟敷设对电缆没有特别的要求,直埋敷设最好是铠装电缆。
4、维修难度不同:电缆沟敷设维修检查较为直观,直埋敷设电缆出现问题,检查困难,维修也困难。
5、使用年限不同:电缆沟敷设比直埋敷设使用年限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