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电线网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要求?

023电线网 0

一、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要求?

1、晶闸管触发电路的要求:

①、触发脉冲信号应具有足够大的电压和电流一般要求触发电压幅度为4~10V。

②、触发电路不输出触发脉冲时触发电路因漏电流产生的漏电压应小于0.15~0.2V以避免误触发。

③、触发脉冲要有一定的宽度以保证晶闸管可靠导通。触发脉冲的宽度最好取20~40us。

④、触发脉冲前沿要陡,以保证触发时间的滩确性口一般要求前沿时间不大于10us。

⑤、触发脉冲应与主回路同步.保证主电路中的晶闸管在每个周期的导通角相等。

⑥、触发信号应具有足够的移相范围,相位应能连续可调。

2、晶闸管(Thyristor)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可称做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晶闸管产品,并于1958年将其商业化;晶闸管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它有三个极:阳极,阴极和门极; 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

二、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最简的说法,那就是一个开关,类似于电机里面的电刷形式,只是没有真的接触到一块。

原现很简单:能过切割磁场使触头内的感应级圈产生一个电子脉冲,磁电机飞轮上面有一块凸起的,就是为了产生与其它圈不同的脉冲信号,通知准备,点火。

三、单稳态触发电路对触发脉冲有何要求?

单稳态触发电路对触发脉冲要求:不该触发时不能触发,触发脉冲上升率不能太快,触发脉冲前沿要陡

四、晶闸管对触发电路有哪些要求?

  ①触发脉冲信号应具有足够大的电压和电流一般要求触发电压幅度为4~10V。   ②触发电路不输出触发脉冲时触发电路因漏电流产生的漏电压应小于0.15~0.2V以避免误触发。   ③触发脉冲要有一定的宽度以保证晶闸管可靠导通。触发脉冲的宽度最好取20~40us。   ④触发脉冲前沿要陡,以保证触发时间的滩确性口一般要求前沿时间不大于10us。   ⑤触发脉冲应与主回路同步,保证主电路中的晶闸管在每个周期的导通角相等。   ⑥触发信号应具有足够的移相范围,相位应能连续可调。

五、kc05触发电路工作原理?

kc05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最简的说法,那就是一个开关,类似于电机里面的电刷形式,只是没有真的接触到一块。

实现很简单:能过切割磁场使触头内的感应级圈产生一个电子脉冲,磁电机飞轮上面有一块凸起的,就是为了产生与其它圈不同的脉冲信号,通知准备,点火。

六、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对触发电路有哪些要求?

1,触发脉冲有足够的功率和宽度2,触发脉冲的型式要有助于晶闸管导通时间的一致性3,触发脉冲要有足够的移相范围并且要与主回路电源同步.晶闸管(Thyristor)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可称做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晶闸管产品,并于1958年将其商业化;晶闸管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它有三个极:阳极,阴极和门极; 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

七、触发开关(电路)?

你说的这种电路较双稳态自偏式触发电路,两个晶体管是对称的,只要这个管导通,另一管就截止,是交替动作的,所以,你在第一个晶体管基极输入一个触发脉冲,它就翻转一次,它如果原来是截止状态,就会变导通,那么另一管肯定截止,接在另一管上的控制设备(继电器等)就会关闭,再输入一个脉冲,又翻转一次,另一管就由截止变导通,控制设备就会接通。所以脉冲输入控制开关就不用自锁了。

八、两套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当外加电压(不分正负)的幅值大于双向触发二极管的转折电压时,它便会击穿导通也就是说只要在它的控制极上加上正的或负的触发脉冲,都能使管子触发导通。

双向触发二极管是三层对称性的二端半导体器件,等效于基极开路、发射极与集电极对称的NPN晶体管。

九、双向可控硅触发电路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以过零触发电路作为直流调速功率放大电路的驱动模块,该模块采用光耦合隔离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驱动能力强,功耗低的特点,但只能在触发信号的控制下在高压侧产生栅极驱动电压.驱动电压驱动双向可控硅通过控制触发脉冲的触发角的大小,从而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调速控制。

双硅跟单硅不同,控制极加的是一个交流触发电压,触发电压来自于R2和R3的分压后,经光耦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从而控制负载工作还是停止,在这里光耦只是起到一个无触点开关的作用,即便去掉光耦,负载也能够工作,只是停止不了,所以光耦在这里就相当于电灯的一个开关,通过调整触发脉冲频率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

十、cpu工作对供电电路的要求?

现在的CPU对主板供电电路要求比较高,本身发热也大 ,低电压大电流状态工作。一个场效应管负载太大,所以现在都是采用并联的方式进行工作。

PWM控制器确实就是通过控制MOSFET场效应管的导通关闭进行控制。同时主板供电电路是一个反馈电路 ,下管接地只是成回路状态。